在MyBatis框架的使用過程中,#和$是兩個非常重要且容易混淆的符號。它們在SQL語句的拼接和執(zhí)行中有著不同的作用,并且對SQL注入問題的影響也截然不同。本文將詳細探討MyBatis中#與$的區(qū)別以及它們對SQL注入的影響。
一、#和$的基本概念
在MyBatis里,#和$都用于在SQL語句中引用參數(shù)。當我們編寫Mapper XML文件或者使用注解來定義SQL語句時,需要動態(tài)地傳入?yún)?shù),這時候就會用到這兩個符號。
#符號
#符號是MyBatis中常用的參數(shù)占位符,它會將傳入的參數(shù)進行預編譯處理。在SQL語句執(zhí)行之前,MyBatis會把#{}替換為一個占位符(通常是?),然后使用PreparedStatement來執(zhí)行SQL語句,將參數(shù)值安全地設置到占位符中。
以下是一個簡單的示例,假設我們有一個查詢用戶信息的SQL語句:
<select id="getUserById" parameterType="int" resultType="User">
SELECT * FROM users WHERE id = #{id}
</select>在這個例子中,#{id}會被替換為一個占位符,然后通過PreparedStatement將實際的id值設置到占位符中。
$符號
$符號則是直接將傳入的參數(shù)值拼接到SQL語句中。MyBatis會直接把${}替換為傳入的參數(shù)值,而不會進行預編譯處理。
同樣以查詢用戶信息為例,使用$符號的SQL語句如下:
<select id="getUserById" parameterType="int" resultType="User">
SELECT * FROM users WHERE id = ${id}
</select>在這個例子中,${id}會被直接替換為傳入的id值,然后執(zhí)行拼接好的SQL語句。
二、#和$的區(qū)別
語法和使用方式
#符號使用#{參數(shù)名}的形式,而$符號使用${參數(shù)名}的形式。這是它們最直觀的區(qū)別。
預編譯處理
#符號會進行預編譯處理,使用PreparedStatement來執(zhí)行SQL語句。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SQL注入攻擊,因為參數(shù)值是通過安全的方式設置到占位符中的,不會改變SQL語句的結構。
而$符號不會進行預編譯處理,它直接將參數(shù)值拼接到SQL語句中。這就意味著如果參數(shù)值包含惡意的SQL代碼,就可能會改變SQL語句的結構,從而導致SQL注入攻擊。
性能方面
從性能角度來看,#符號使用PreparedStatement,由于PreparedStatement會對SQL語句進行預編譯,當多次執(zhí)行相同結構的SQL語句時,只需要編譯一次,后續(xù)只需要設置不同的參數(shù)值即可,因此性能較高。
而$符號每次都會重新拼接SQL語句,對于相同結構的SQL語句,每次執(zhí)行都需要重新編譯,性能相對較低。
適用場景
#符號適用于大多數(shù)情況下的參數(shù)傳遞,特別是涉及到用戶輸入的參數(shù),如查詢條件、排序字段等。因為它可以保證數(shù)據(jù)的安全性。
$符號適用于一些特殊場景,如動態(tài)表名、動態(tài)列名等。因為這些信息不能使用占位符來處理,只能通過拼接的方式將其添加到SQL語句中。
以下是一個使用$符號處理動態(tài)表名的示例:
<select id="getUserFromTable" parameterType="map" resultType="User">
SELECT * FROM ${tableName} WHERE id = #{id}
</select>在這個例子中,tableName使用$符號進行拼接,而id使用#符號進行參數(shù)傳遞。
三、#和$對SQL注入的影響
#符號對SQL注入的防護
由于#符號使用PreparedStatement進行預編譯處理,它可以有效地防止SQL注入攻擊。PreparedStatement會將參數(shù)值和SQL語句分開處理,參數(shù)值會被安全地設置到占位符中,不會改變SQL語句的結構。
例如,假設我們有一個登錄驗證的SQL語句:
<select id="login" parameterType="map" resultType="User">
SELECT *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= #{username} AND password = #{password}
</select>如果用戶輸入的用戶名和密碼包含惡意的SQL代碼,如' OR '1'='1,由于#符號的預編譯處理,這些惡意代碼會被當作普通的字符串處理,不會改變SQL語句的結構,從而避免了SQL注入攻擊。
$符號導致的SQL注入風險
$符號直接將參數(shù)值拼接到SQL語句中,如果參數(shù)值包含惡意的SQL代碼,就會改變SQL語句的結構,從而導致SQL注入攻擊。
還是以登錄驗證為例,使用$符號的SQL語句如下:
<select id="login" parameterType="map" resultType="User">
SELECT *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= ${username} AND password = ${password}
</select>如果用戶輸入的用戶名和密碼包含惡意的SQL代碼,如' OR '1'='1,那么拼接后的SQL語句就會變成:
SELECT *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= ' OR '1'='1 AND password = ' OR '1'='1
這個SQL語句會始終返回true,從而繞過了登錄驗證,造成了SQL注入攻擊。
四、如何正確使用#和$以避免SQL注入
優(yōu)先使用#符號
在大多數(shù)情況下,應該優(yōu)先使用#符號來傳遞參數(shù)。特別是涉及到用戶輸入的參數(shù),如查詢條件、排序字段等,都應該使用#符號。這樣可以保證數(shù)據(jù)的安全性,避免SQL注入攻擊。
謹慎使用$符號
當需要使用$符號時,如動態(tài)表名、動態(tài)列名等,一定要確保參數(shù)值的來源是可信的??梢酝ㄟ^白名單驗證、正則表達式等方式對參數(shù)值進行過濾和驗證,防止惡意的SQL代碼注入。
以下是一個對動態(tài)表名進行白名單驗證的示例:
public List<User> getUserFromTable(String tableName, int id) {
List<String> allowedTables = Arrays.asList("users", "orders", "products");
if (!allowedTables.contains(tableName)) {
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("Invalid table name");
}
Map<String, Object> params = new HashMap<>();
params.put("tableName", tableName);
params.put("id", id);
return sqlSession.selectList("getUserFromTable", params);
}在這個例子中,我們通過白名單驗證的方式確保傳入的表名是合法的,從而避免了SQL注入攻擊。
綜上所述,MyBatis中的#和$符號在使用方式、預編譯處理、性能和對SQL注入的影響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區(qū)別。在實際開發(fā)中,我們應該根據(jù)具體的場景正確使用這兩個符號,優(yōu)先使用#符號來保證數(shù)據(jù)的安全性,謹慎使用$符號并做好參數(shù)驗證,以避免SQL注入攻擊。